共生野生蘑菇能促使边远山区变成金山银山

2017-10-11 08:34 阅读(?)评论(0)
  接种根外菌根菌,必定出现金山银山。众所周知,有97%的陆地植物能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菌根,其中根外菌根菌就有8000余种,大多数蘑菇都是共生菌,也就是说与树木为主植物共生共荣。就当地(抚顺地区)最受欢迎的红蘑、黄粘团子、小灰蘑和榛蘑等蘑菇,都是共生菌,还不能人工培养。前2种是与油松共生的,最佳树龄40-50年,如今保存下来的油松树龄都超过60年,与其共生的蘑菇骤减,又没有后继的幼树补充,自然采不到红蘑和黄粘团子。小灰蘑与油松或落叶松共生,油松下的小灰蘑已经消失40多年了,现在只能在小落叶松林下能找到。至于榛蘑能与多种树木形成菌根菌,仅能寄希望于它,今年榛蘑就像打游击,游移不定,碰运气采集到的有限的。
  面对现实,我们反思一下,采集到更多的红蘑,已经成为天方夜谭,榛蘑神出鬼没,小灰蘑不但数量少而且小。有必要改变采集蘑菇的品种和采蘑菇的时间,
  城镇化进程有利于边远农村村民到城市里定居,自驾车不断增加旅游的范围,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对柞树林下的“大腿蘑”感兴趣。我识别出的接近500种野生蘑菇中,与“大腿蘑”同时出现的类似牛肝菌不下30种,当然还有多种“趟子蘑”等接近300种野生蘑菇。8月初的“大腿蘑”大多是褐疣柄牛肝菌,数量极多,口感不理想,干燥后黄褐色,黑龙江有充当“松茸”充斥市场。8月中下旬的“大腿蘑”是美味牛肝菌,世界最著名的蘑菇之一,新鲜的在云南旅游区500元/斤,抚顺地区收购价5元/斤,价格是云南的1%,干燥后灰白色。2017-08-19在辽宁第一高山-岗山金润山庄试验烤新鲜美味牛肝菌,吊住了游客的胃口,把舌尖留在了金润山庄。
  还有珍贵的栎松茸。2016-08-27我在抚顺西川岭山梁见到有松脂香味的野生蘑菇,查阅资料确定是栎松茸或喜栎口蘑,在1个蘑菇窝采集到大约3斤,口感与松茸没有区别。究竟还有哪里出现栎松茸,2017-08-19在岗山山脊荒漠处乌拉草下,采集到刚刚冒头的栎松茸,给住在金润山庄考察的吉林农大马研究生标本,其余的带回家,放在冰箱冷藏室保存。2017-08-24同抚顺晚报记者、兰山乡、区老科协、乙烯社区和居民一起,在紫花岭山梁上接种栎松茸和美味牛肝菌。2017-08-28、2017-09-07、2017-09-09和2017-09-10到西川岭和岗山都采集到栎松茸,并且在金润山庄用栎松茸招待客人,第二天老板还说:“栎松茸回味无穷”。
  采集蘑菇的品种自然以“大腿蘑”为主的野生蘑菇,不外乎是:牛肝菌类、红菇属、乳菇属、香蘑属、鸡油菌科、口蘑属、蘑菇属、蜡伞属、蜜环菌属、杯伞属和极少数鹅膏菌属(大多数有毒,不乏夺命蘑菇)等蘑菇。采摘时间7月底至整个8月,延伸到9月初,8月最集中。
  资料介绍辽宁有松茸分布,松茸发生的时间是8月中下旬,同栎松茸时间重叠,我曾经去过多处高山西南坡贫瘠处与松茸共生的赤松下,始终没见到松茸的踪影,(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有松茸,毕竟超出抚顺地区)其原因是资料是前几年的,如今赤松树龄已经超出最佳的40年,松茸失去共生条件,自然消亡。赤松同油松一样也存在树龄过高的问题,同样没有后继的幼树替补,要想发展其共生菌,必须栽植赤松。
  综合上述,我认为抚顺地区边远山区极少人工林,仍然是“7柞1胡2杂”原始林相,北方独特的,柞树等树木郁闭度介于0.7,山势大多平缓,极少悬崖陡峭,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,适宜接种和采集蘑菇。
  具体办法:
  1.就地取材。高山顶8月份“大腿蘑”相继出现,自然条件下分布极不均匀,还有有毒的蘑菇夹杂在其中,选择诸如“大腿蘑”(褐疣柄牛肝菌)、柞树脆(美味牛肝菌)、香蘑(皱盖疣柄牛肝菌)、杏黄蘑(鸡油菌)、老来变(二色牛肝菌)、粉趟子(红菇蜡伞)、白趟子(粉紫香蘑、白香蘑和花脸香蘑等)等蘑菇。
  2.采集栎松茸接种在高山西南坡。栎松茸形成蘑菇圈(蘑菇窝),在山梁柞树稀疏,林下瘠薄处,接种到同样生境条件处。
  3.栽植赤松接种松茸。网上查到赤松苗有售,在山梁阳坡稀疏栽植,最好首先根蘸松茸接种,不仅成活率高而省去后来的接种。接种到形成“松茸窝”需要6年,20年树龄即可长出松茸,“松茸窝”不断扩大,产量成几何级数跃升,一次接种成功几十年受益。
  4.如果有兴趣,在山脚下栽植油松,接种红蘑(粉红铆钉菇)。油松不能成片栽植,必须留有充分生长空间,就地取材,接种红蘑。
  接种方法:
  1.就地取材。把能采集到的开伞的蘑菇菌柄插到湿润河沙中或泥炭(最好是细火山渣),蘑菇孢子成熟自然弹射到沙子中,搅拌均匀,埋在共生的柞树、赤松或油松树冠垂直投影处。
  2.就地取材。带水上山,把成熟的蘑菇放在水中,让孢子尽量混在水中,加水量以每个蘑菇2公斤水为度,制成“菌种水”。同样在投影处打3-4厘米粗,15厘米深的洞,注入“菌种水”,覆土。
  3.从外地购买新鲜的松茸。用上述方法接种在赤松下,“菌种水”不能超出1个小时,否则孢子爆裂失去作用。
  4.购买试管菌种。试管菌种用马铃薯培养基扩繁,马铃薯200克(切碎煮液)+葡萄糖20克+琼脂15-20克,煮沸定容1000毫升,分装试管中,高压灭菌121-126℃,恒温30分钟,摆成斜面冷却,最后在无菌的条件下转移继带菌种。在25℃待试管长满后,与水充分混合,菌种到山上林下。
  我在紫花岭、西川岭和岗山分别接种了美味牛肝菌和栎松茸。利用大自然的无限的潜力,用半人工方法培养野生蘑菇,事半功倍。栽植根外菌根菌,不但保住了青山,自然形成不断流的绿水,边远山区群山就是金山银山。也许野生蘑菇为脱贫铺路。
  最后修改于 2018-01-03 08:24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