栎口蘑(Tricholoma bakamatsutake )的全攻略

标签: 栎口蘑  
2018-12-05 17:14 阅读(?)评论(0)

    栎口蘑的由来。资料介绍栎口蘑学名(Tricholoma bakamatsutake),是在松口蘑种名前加“baka”,是日本侮辱人的口头谈,寓意“白痴”、“笨蛋”、“傻瓜”等贬义,其实这种蘑菇的气味和味道比松口蘑更胜一筹。因此中文名便出现了傻松口蘑、傻松茸、假松口蘑、假松茸、马鹿松茸、栎松口蘑等。栎口蘑与壳斗科栎属辽东栎共生,根本与松树不靠边。口蘑属中与松科松属赤松共生,自然中文名松口蘑,口蘑属中与杨树共生的称杨树口蘑、西南地区口蘑属中与高山栎共生的的称喜栎口蘑,那么口蘑属中与辽东栎共生的顺理成章中文名是栎口蘑。

    《外生菌根真菌研究法》栾庆书等(2014),介绍辽宁省清原县有松茸分布。2016年8月下旬-9月中旬,出松口蘑(松茸)季节,我到抚顺、新宾和清原县高山峻岭,在辽东赤松下寻找松口蘑。2016-08-27,不经意间,在抚顺县马圈子乡西川岭山梁上,见到从来没见到过的野生蘑菇,掰开准备尝试菌肉,结果因其散发出未闻过的浓重香味,重新摆放到原处,用相机留下倩影。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对照资料图片,属于松口蘑范畴的真菌,不知是青冈松口蘑,还是栎松口蘑,最后确定是栎口蘑。2016-09-04,再一次前去,仍然是原摆放状态,在“蘑菇圈”内采集到大约3斤栎口蘑,分离菌种、尝试一些和冷冻大部留作年夜饭。留心生境,山梁南向,母岩沉积岩,海拔545m,植被稀疏,郁闭度0.3左右:分布有辽东栎、蒙古栎、大字香、卫矛、假色槭、东北山梅花、金刚鼠李、蒙椴、山杏、胡枝子、花曲柳、长颈景天、玉竹、射干、细叶百合、艾、羊胡子草等。分离菌种失败。

    2017-08-19,去辽宁屋脊-岗山采集美味牛肝菌,在山梁羊胡子草下,见到刚出的栎口蘑。带回的栎口蘑于2017-08-24,在紫花岭山顶用组织块法接种栎口蘑,没有成功。2017-09-09和2017-09-10,又见到2处栎口蘑“蘑菇圈”,海拔638-650m,共计见到4个“蘑菇圈”,在每个圈直径大约20-50m,圈内采集3-5斤不等的栎口蘑(“蘑菇圈”外不存在栎口蘑),证明栎口蘑在抚顺地区广布。中科院(沈阳)实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说我是第一个在辽宁发现的。几经周折,2017-11-19成功分离出栎口蘑菌种,把菌种分别送给中科院(沈阳)实用生态所、辽宁三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、辽宁省农科院、辽宁省林科院、沈阳农业大学、吉林农业大学、东北林业大学、北京林业大学、中科院微生物所、中国农业大学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等处。并且把培养出的栎口蘑栽培种,送给科研所、科技公司、林场、乡镇、旅游区、农户,自己也接种一些,共32处,每处200-1000埯,接种到同样的生境,海拔150-670m。今年奇旱加上特高温,原有出蘑菇的地块仅出3-5块,自然新接种处不可能出,耐心等待出菇。

    孜孜以求,2019-01-21,乘长客去清原县夏家堡镇,那里最适宜搞栎口蘑栽植,沿途观察适宜接种栎口蘑地块。夏家堡护林员接站,从他那里得知,2018-09-12,在接种蘑菇地点出栎口蘑了,虽然仅仅发现3个蘑菇,还是带来迟到的惊喜。外观与我提供的照片一致,在饭店与精肉炒食,都说太好吃了,一辈子忘不了这种味。回家查阅日记,2018-06-14,把栎口蘑菌种接种到山顶,接种前有5天降雨,土壤墒情好,接种后15日-19日,连续5天有有效的降雨,其中18日和19日出现中到大雨,所以只有那里出栎口蘑,只用了接近3个月,可谓神速。虽然广种薄收,已经出现成功地曙光,地下形成菌根,等待2019年普遍出菇。后来分析,可能是原有地块存在栎口蘑,用纯菌种法接种栎口蘑失败,归根结底还是菌种问题,可能有伴生菌危害。

    2019-03-03,应约去清原县南口前镇霸王沟村查看适宜接种栎口蘑地块,在饭店村民李某介绍采集到松茸,仔细询问出菇季节、外观、周边乔木、灌丛、花、草、伴生蘑菇、气味、味道(松脂味)、山的部位,朝向、山的海拔高度(370-400m)等,确定为栎口蘑。这样抚顺所属抚顺县、新宾县和清原县三县都有栎口蘑分布,在抚顺地区应该是广布种。

  最后修改于 2020-05-12 21:49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下一篇:松茸三姊妹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